close

襄陽OR宜昌 不爭湖北第二城、共守第二方陣

據湖北日報日前舉行的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上,宜昌市委書記周霽、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當選省委常委。至此,湖北兩個 省域副中心城市 的市委書記,再次由省委常委兼任。在我國的政治


據湖北日報

日前舉行的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上,宜昌市委書記周霽、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當選省委常委。

至此,湖北兩個 省域副中心城市 的市委書記,再次由省委常委兼任。在我國的政治體制下,這意味著二者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從而影響各自的經濟發展、城市規模和對外聯系等。

隨著本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深化 一主兩副多極 區域發展戰略,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宜昌、襄陽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雙城記台中申請商標代辦

襄陽,屹立漢江南北兩岸;宜昌,坐擁長江中上之界。前者是三國之鄉,後者有巴楚文化。

進入新世紀,襄陽挺進汽車產業,宜昌開發三峽工程,兩個城市各自抓住瞭時代賦予的機遇,既增強瞭自身實力,同時也似乎進入瞭並駕齊驅、你追我趕的狀態。

論GDP,去年兩城都是3700億級別,且旗鼓相當瞭好多年;論發展機遇,兩地都是湖北自貿區的片區之一;論交通區位,襄陽自古有七省通衢之稱,宜昌則坐擁長江之利 一時瑜亮,難分伯仲。

在湖北,武漢作為省會城市,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全省城市發展格局中居於龍頭地位。但湖北人多地廣、地域上東窄西寬,武漢又偏於鄂東,客觀上需要在西部地區有一兩個城市擔當武漢市的 二傳手 ,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2003年,為改變武漢 一城獨大 的局面,經國務院批準,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確立瞭 一主兩副 發展戰略,襄陽、宜昌被列為 省域副中心城市 。

事實上,這是兩個既有競爭、更多合作、共同發展的城市,他們毗鄰而居,你追我趕,共同擔起瞭湖北經濟 一主 兩副 多極 三角支撐中重要的 第二角 。

城市實力大PK

1、宏觀GDP總量:誠實的數據,驚異的相近

直觀的對比,更容易看清雙方的真正實力。

近年來,兩地的GDP總量在我國中部除省會外的城市中,一直名列前茅。以2016年為例,兩地GDP總量僅次於中部第一名的河南洛陽(3782.9億元),省域副中心名號當之無愧。而近6年的GDP對比發現,兩地也是如影隨形。

(▲圖一2011-2016年襄陽和宜昌GDP總量對比)

2003年之前,襄陽的GDP總量一直高於宜昌。之後,宜昌超越瞭襄陽並維持至今。2011-2016年間,宜昌GDP一直略高於襄陽,差距多則14億元,少則3億元。

如果用武林高手來形容兩座城市的話,二者可以說是葉孤城對上西門吹雪:都是高手,誰對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在戰鬥力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決出個勝負的話,也許就要看一招一式裡的你來我往瞭。嗯,我們必須將宏觀的GDP指標解構,去看看兩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的差異 誰更合理,誰更有後勁?

2、產業結構:襄陽有工業之強,宜昌得三峽之利

襄陽和宜昌,都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支柱產業。

襄陽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工業上,猶以重工業最為突出。早期,在國傢汽車產業政策的支持下,襄陽培育出瞭以汽車制造為代表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在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醫藥化工、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車等方面,也取得瞭可觀的進展。

相比之下,宜昌在保障三峽工程、保護萬裡長江的歷史使命下,產業結構呈現出輕重工業兼備、但以輕工業為主的特征,主要產業包括食品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先進裝備和新材料產業。

以2016年為例,兩個城市規模以上工業分產業產值狀況如下圖:

(▲圖二2016年襄陽規模以上工業分產業產值)

(▲圖三2016年宜昌規模以上工業分產業產值)

2016年,襄陽和宜昌規模以上工業產業產值分別為7034.7億元和6219.1億元,差距為815.6億元。因此,從工業結構角度看,盡管襄陽和宜昌雖各具特色,但襄陽的重工業更具競爭力。

襄陽的重工業占比較大,主要產業產值也略高。這與工業類型本身的特征有關:相比輕工業,重工業不僅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在財政稅收方面也更具有相當的優勢。如果說汽車制造成就瞭襄陽,那麼三峽工程則繁榮瞭宜昌。

宜昌正是利用瞭三峽翻壩運輸帶來的機遇,發揮其作為交通集散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物流產業。如今,翻壩經濟已成為宜昌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孕育出以旅遊、交通運輸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使其擁有襄陽無法企及的天然優勢。

(▲圖四2011-2016年襄陽與宜昌旅遊總收入)

首先,依托長江和三峽工程,宜昌開發出具有特色的自然旅遊資源,如三峽大壩旅遊區、三峽人傢風景區等,在湖北省內可謂 一枝獨秀 ,成為省內旅遊產業的一大龍頭,其對旅遊品牌的宣傳,也成為省內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

反觀襄陽,則以歷史人文旅遊資源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 三國文化 ,並有古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古城墻等特色資源。盡管兩個城市旅遊資源都各具特色,但是從旅遊業的產值看,宜昌的優勢遠勝襄陽。

小結: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兩個城市的現有主要產業呈現以下特征:第二產業方面,以重化工業為主的襄陽更具競爭力,輕重工業兼備、輕工業為主的宜昌略遜一籌;第三產業方面,宜昌的旅遊和物流比襄陽更有優勢。

3、 交通條件、城市規模等:各具優勢

除瞭GDP總量和經濟結構之外,交通條件、城市規模及規劃管理台中商標註冊類別、房地產行業投資等因素,也是城市實力比拼的參考內容。

(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襄陽)

從交通區位看,襄陽和宜昌仍然各具優勢:襄陽的鐵路運輸優勢明顯,宜昌則水、陸運輸方式共存。素有 南船北馬、七省通衢 之稱的襄陽,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境內不僅早有漢丹、襄渝、焦柳等鐵路,近年來又發展漢十高鐵、鄭萬高鐵和蒙華鐵路。這使襄陽成為省內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鐵路樞紐,也是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要塞。

而宜昌,近幾年動車得到發展。宜昌成為連接武漢、重慶等西南城市的樞紐,交通地位明顯提升。當然,作為長江中上遊的分界城市和三峽工程所在地,其最大的優勢,當屬航運。

從城市規模看,襄陽常住人口數量比宜昌多。2011-2016年間,襄陽常住人口均高於宜昌,且差距逐年擴大。

(▲圖五2011-2016年襄陽與宜昌年末常住人口)

人口數量,也能反映一個城市的level 武漢入列超大城市,過千萬的人口也是重要指標之一。僅以人口數量為參考,襄陽的城市規模更大。但是,宜昌在城市網格化、精細化管理上,成效較為顯著。其中,宜昌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被當成樣本,在全國推廣。

人口多寡和城市管理水平,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房地產市場。但有意思的是, 2016年襄陽的房地產投資總額較高,但是銷售總額低於宜昌,如下圖

(▲圖六2016年襄陽與宜昌房地產相關數據)

小結:從GDP指標、產業結構到交通條件、城市規模,襄陽和宜昌在各方面各具優勢,難分高下。

如何繼續齊頭並進?

目前看,宜昌和襄陽正處於你追我趕、難分伯仲的階段。申請商標流程

那麼,兩座城市如何繼續齊頭並進?有專傢指出,一是各自實現產業轉型,二是相互取長補短。

(一)產業轉型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從產業轉型的角度,對兩城市的未來發展提出中肯的建議

不隻是襄陽和宜昌,全國范圍內的城市發展都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 產業轉型。秦尊文認為,兩個城市的產業轉型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具體而言,兩個城市的產業轉型方向如下:

1.襄陽:利用第二產業政策優勢,開發第三產業潛力

襄陽的重化工業比重較大,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限制其發展的最大問題,但是,問題一旦找到突破口,就會變成機遇。

襄陽的汽車和裝備制造發展現狀不錯,在此基礎上,可以開發新能源汽車、研發高新電池電極、充電設施等。但是,汽車產業轉型應註重市場的變化。例如,新能源汽車看似前景廣闊,但是短期內汽車市場需求難以變現,頗有點心急吃不瞭熱豆腐。

另一方面,襄陽可以與周邊城市協調,與十堰的商用車、卡車,隨州的拖拉機、灑水車等專用性汽車,形成錯位發展的格局,這或許是襄陽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同時,襄陽建有專門的航空航天工業園,也是國傢和湖北省批準的軍民融合試點城市。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背景下,襄陽應合理利用政策帶來的機遇,開發軍民融合產業的潛力。

第三產業中,襄陽的鐵路運輸優勢明顯,又是鄂豫陜渝毗鄰地區最大的城市,可發揮鐵路物流優勢,發展商貿和物流。另外,襄陽的信息服務、雲計算等高新技術服務業因為持續的人才引進也初見成效,應繼續加強。

旅遊產業方面,襄陽雖為省域副中心城市,2016年的旅遊收入卻不及十堰(襄陽297.2億元,十堰361.2億元),似乎有點對不起豐富的人文歷史旅遊資源。因此,襄陽應奮起直追,提高旅遊品牌影響力。

如何把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業轉化成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產業,襄陽已經開始在信息產業、航空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作出瞭探索,但轉型之路漫長。

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 本次黨代會報告裡這段話,或許意味著襄陽迎來瞭新的機遇。

2.宜昌: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加快重化工業轉型

現階段,宜昌現有產業中服務業、旅遊、金融已占據重要位置,但從產值看,重化工業比例仍然較大。然而,在長江重化工業飽和的背景下,化工污染也成為長江污染的重要源頭,因此,宜昌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走出產業轉型的困境。

從第二產業看,過去,宜昌的化工、建材、水力為主的電力產業較多,但維護三峽生態環境的使命,需要宜昌做出一些 犧牲 。如今,宜昌開始嘗試多元化發展,佈局沿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工業向新材料、電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方向轉型。

但是,宜昌現有的特色產業仍然需要加強,應註重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繼續發揮安琪酵母、人福藥業等傳統產業的特色。此外,宜昌的衛星導航和航空產業也初具規模,可以分別與武漢、荊門聯合,獲得進一步發展。

從第三產業看,宜昌應繼續發揮三峽的自然旅遊特色,鞏固水電旅遊名城的品牌。另外,近年宜昌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舉辦過鋼琴節,並建成瞭鋼琴文化產業園,兩者之間可以形成聯動效應,使旅遊業與文化產業相互促進,增強旅遊城市的競爭力。

另外,宜昌的翻壩產業一直爭論比較大,重慶等上遊城市積極要求興建三峽第二航道,而湖北希望留住這個產業。

對此,秦尊文說:發達國傢的經驗說明,第二通道的必要性存在爭議,隨著經濟的增長,水運到後期基本處於緩慢增長、不增長甚至負增長的下降狀態,美國和德國都是這樣。因為當經濟增長以第三產業為主時,需要水運的大宗貨物會減少。如果投入巨資修建第二通道,修好後因貨物量下降又用不著瞭,豈不是大的浪費。

相比之下,宜昌的而翻壩產業已經不需要投資,就算國傢決定修建三峽第二通道還要考慮到地質、生態、投資等多方因素。因此每年幾百個億的翻壩產業宜昌接著做,為經濟轉型爭取時間。

小結:由此看來,在這一輪的經濟轉型中,存在這樣的可能:如果襄陽產業轉型順利,在高科技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突破將穩勝宜昌;如果宜昌沿江高新科技產業園成功,宜昌可勝襄陽。

兩個城市發展前景如何,與外在的國傢政策支持有很大的關系,但誰能突破體制機制束縛,讓高科技人才來得瞭、留得下才是關鍵。誰能更好地利用時代賦予的機遇,誰就是時代的英雄。

(二)取長補短

宜昌經濟之強,強在縣域經濟。夷陵區、枝江市、宜都市、當陽市4個縣市區躋身湖北縣域經濟20強,稻花香、枝江、興發都是從縣裡走出來的企業。

相比之下,襄陽經濟強在大企業,過百億的企業有三個,過千億的產業有兩個,但弱在縣域經濟。但襄陽發展縣域經濟、鄉鎮經濟其實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天籟,樓蘭,英菲尼迪三條汽車生產線在襄陽,每個汽車都有上萬個零配件,延伸產業鏈,做好產品配套就夠襄陽人吃的瞭。如能實行一鎮一品,讓每個鄉鎮都有一個產品與汽車配套,鄉鎮經濟強瞭,何愁縣域經濟不好。關鍵是當地的幹部要想辦法,打入汽車供貨商原有固化的圈子。

襄陽高新區的發展值得宜昌學習。襄陽從全國引進技術人才,與武漢合作著力打造信息產業、大數據和雲計算產業,襄陽雲谷已初具規模,新能源汽車越做越大,襄陽的航空航天產業讓其成為軍民融合試點城市。可以說,在高新技術產業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 互聯網+ 的產業開發上,襄陽已走在宜昌前面。

宜昌現在也佈局沿江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但起步晚,步子慢,關鍵還在於人才引進方面落後瞭。宜昌是2015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學習襄陽經驗,以合作、掛靠、辦博士後流動點等多種方式引進高科技人才大有可為。

就城市風貌來說,宜昌作為旅遊城市,幹凈,整潔,規劃好。城市網格化管理走在全國前列。而襄陽的城市規劃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展望:第二方陣,三足鼎立

綜觀全文,襄陽和宜昌兩個城市的比拼,無論發展現狀還是未來展望,都各具特色和優勢,終究還是難分高下。從湖北經濟發展全局看,二者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像兩個 副班長 一樣,兢兢業業,與 班長 武漢共同進步,為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讓我們用湖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的內容作為本文的結尾

要以增強綜合實力、提升城市功能、強化輻射帶動為重點,加強襄陽、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要支持襄陽加快建設成為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綠色增長極;支持宜昌加快建設成為長江中上遊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電旅遊名城。

有瞭武漢 老大哥 和兩個兄弟般的 省域副中心城市 帶動,湖北 中心帶動、多極發展、協同並進、協調發展 的局面一定能夠早日形成。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dl795b9p1 的頭像
    jdl795b9p1

    小卡啾的購物車

    jdl795b9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